第一章 寻求真我
自从我开始通过坐禅冥想和其他修行方式探索真我(真实的自我)以来,已经有45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生活。我想与我的亲人分享这一经历,并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我想在这里简要地总结和记录我的经历。
首先要讲的是: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想我是谁,我为什么出生,死后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因为我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死亡,如二战战败后从满洲里逃出来,回到日本,紧接着我妹妹也死了,父亲死在战俘营,战争期间我叔叔死在南方的一个岛上。35岁那年,我经历了大姐的死亡。那一年,我在小花园里种植的一棵无花果树结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果实,这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以前从未发生过,以后也不会发生。我确信这是我姐姐对我关于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的母亲曾在一家海军医院当护士,她目睹了许多病人死后灵魂仍在的案例。因此,她并不怀疑灵魂的存在。后来,当我们在参观 给我姐姐扫墓时,冲洗在墓地拍摄的照片时,我们注意到背景中有许多透明的圆形物体,类似于肥皂泡。这与电视上播放的一个闹鬼地点出现的神秘现象相似。我和母亲都认为那是墓地里许多灵魂的反映,于是变得很害怕。我们急忙把照片烧掉。这一经历使我相信,即使肉体死亡后,意识(灵魂)仍然存在,我开始练习坐禅冥想。此外,在日本练习坐禅冥想时,我在印度遇到了SaiBaba,这使我深入探索生为人类的意义。我的母亲一直是我禅修的伴侣,但她在94岁时去世了。在她的葬礼之后,我睡在她的房子里,每天晚上都会听到巨大的砰砰声。这与我母亲在她姐姐去世时经历的现象相同。根据我母亲的经验,葬礼后几天,她姐姐出现在她的床边,默默地鞠躬,然后消失了。她说那之后声音就停止了。就我而言,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声音在我母亲的第七天追悼会后就停止了。我相信这是我母亲让我知道她还活着的方式。从这些经历中,我意识到人类的意识即使在肉体死亡后仍然存在。然而,我对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出生在这里,以及我的自我在死后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转生到下一世,是什么决定了它,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深刻了。从那时起,除了每天的禅修之外,我还学习了许多精神研究者的报告。我还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为期一周的体验意识扩张的训练营。我还通过SaiBaba的记录和许多关于回归催眠和濒死体验的书籍,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如果有兴趣,请参考我题为 “我的灵魂之旅 “的日记,了解详细情况)。
总而言之,虽然肉体死亡,但自我并没有死亡。这种生活被创造出来,作为我们认识、体验和学习我们真实本性的一个机会。快乐和悲伤,成功和失败,以及敌人和盟友的存在,都是按照这个目的出现在我们整个重生的周期中。体验到这一真理的哪怕一部分,或者对它有信心,都能极大地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看法,并因此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本身。
接下来,我将简要说明我得出这一结论的经历和理解。
通过个人经历了解真我的本质:
1. 坐禅 经验
坐禅开始大约三年后,我在福岛的好国寺专门僧堂参加了五天的接心会(集中禅修)。我拼命地坐禅的时候(专注于 “mu”(虚无)时),突然发现我从后面看着自己的身影。做 “mu “的人好像是自己,但不是现在意识到的自己。他只是在拼命地坐禅。我现在从后面看着他。我开始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突然我的意识回到了我的身体。这时,我清楚地意识到,真正的自我不会死亡,只有我所认同的肉体在生死之间。同时,我心中充满了一种深深的解脱感。
通过坐禅,自己消失的话,意识就会与被肉体束缚的外部世界融为一体。我们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然而,如果我们执着肉体的话,意识就会被肉体束缚。因为我们通常是自我意识的,所以生活在于我们对立的世界里。
2. 喜马拉雅山的经验
在SaiBaba的修行院冥想后,我住在丹普斯,这是尼泊尔博卡拉附近安纳普尔纳地区徒步旅行的起点。一场大雨过后,我抬头看到夕阳下的安纳普尔纳山脉,闪着红色的光芒。那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亮光。我并不存在。只有那座闪亮的山存在。我与山融为一体。
3. 回归催眠的经历
我参加了Monroe Institute的一个为期一周的意识扩展培训项目,研究人员在美国研究精神能力。在那里,我通过Hemi-Sync进行了前世回溯,这有助于人们在外部刺激下集中注意力。我经历的前世是一个在欧洲这样的地方靠放牧生活的老人。在另一个前世,我看到自己住在欧洲的一个大农场和城堡里。虽然躺在门罗研究所的床上,但我看到了我的前世,仿佛我就生活在其中。这一经历使我明白,自己的本质是不变的,肉体只是一个暂时的容器。没有过去和现在的时间感。
4. 坐禅三昧的体验
随着坐禅冥想的进行,漂浮在脑海中的各种想法消失了,可以感受到寂静。听到标志着禅修开始的钟声,人们集中精力于虚无。在上原禅寺的一次禅修中,我非常集中精力,一切都消失了,包括时间、空间和感觉。我的意识仍然存在、可是,不能意识到这个意识,沉浸在完全的虚无中。突然,标志着冥想结束的钟声响起,我回到了自己身上。就在这时,我意识到我已经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冥想。完全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SaiBaba的经历
SaiBaba直接告诉我,虽然世界看起来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说,在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你就是我,而我就是你。因此,放弃你的自我,爱和服务他人,就像他们自己一样。他宣扬要保持 “爱所有人,服务所有人。永远爱,永远不伤害。”在你的心中,并按照它生活。他还教导说,神是爱,他是爱的化身,每个人也是爱的化身。SaiBaba说,他的想法立即成为现实。”人们称它为奇迹,但每个人都同样拥有这种能力。然而,他们不能展示这种能力,因为他们被困在自我中,”他说。换句话说,如果你完全消除你的自我,你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和物理世界,表现出无限的力量。真我本来就拥有这种无限的力量。通过与赛巴巴的接触,我多次见证了这个事实。每次我听他的演讲,所讲的内容从未与我的经验和理解相矛盾。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这一经历的细节记录在《我的灵魂之旅(日记)》中,请参考它。我在这里写下了真正的经验。
6. 我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些经历,我思考了自己与周围世界(以下简称 “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现象世界是由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意识所创造的一个类似梦境的世界。它似乎存在,但它没有实质内容。
*即使现象世界的肉体死亡,意识也不会死亡。
*当一个人不认识自己时,意识从肉体中解放出来,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因此,人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最佳行动。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作为现象世界中的一个个体,他们会陷入自我利益中,不能根据情况自由地思考或行动。这些想法和行动成为一个人的世界(现象世界)展开(创造)的原因。我们现在在这里。
*现象世界是由认识自己的意识所创造的一个梦境般的世界。它看起来是存在的,但它没有实体。
*这个现象世界的诞生是为了通过意识创造的二元世界体验和学习自己的本质。当这个目的通过无数次的轮回实现后,欲望和执着就会消失。结果,现象世界也消失了,成为最终的虚无。没有神也没有佛,一切都回归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虚无的意识。
*不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意识被称为真我、爱意识,上帝意识、本质性、空性意识、宇宙意识等。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意识被称为灵魂(个人灵魂)。
死亡和意识:
通过这些经历,我明白,只要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即使身体死亡,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意识(灵魂)确实会转世投胎。
然而,在禅宗中,我们不可能知道人死后灵魂如何转生的过程。经过一些研究,我发现目前美国的大学正在根据有回归催眠或濒死体验的人的证词,广泛研究这个课题。我有机会见到其中一些相关人士。
虽然方法不同,但出现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我相信这些研究结果是非常可靠的。所以在这里,我想通过参考总结迈克尔-牛顿博士(Michael Newton)案例的书籍来传达这个概述,在这些案例中,他用回归催眠法引导受试者进入来世(以《认识来世让生活更丰富,Knowing After life Makes Life Richer》出版),尼尔-沃尔什(Neal Walsh)与上帝关于来世的对话记录(以《与上帝一起回家,Home with God》出版),以及安妮塔-莫尔贾尼总(Anita Moorjani)总结自己濒死体验的书(以《死而后已,Dying to be Me》出版)。
1. 人生目标和死亡的实现
人类经历轮回是为了体验和了解真正的自我,并改善自己。例如,他们可能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体验周围环境的冷暖,然后选择通过支持穷人,体验他们的善良和快乐来生活。因此,生为肉身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认识自己的神性,也是为了体验和品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人,通过他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产生了业力(缘分)。他们也与这些人的挑战成就相互关联。通过这些关系,他们体验并学习因果关系。在以这种方式生活的同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因疾病、衰老、事故等造成的身体死亡,尽管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
2. 离开肉体
他们一死,就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但他们的生命还没有结束。他们俯视自己的身体,意识到他们,它们不是自己的肉体。他们可以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接下来,他们所相信的自己的死亡就会变成现实。那些认为他们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会欢迎他们的人,确实受到那些人的欢迎。那些无条件地相信他们会被上帝拥抱的人,也经历了这一点。那些相信自己会坠入地狱的人,如他们所想的那样经历了。(他们观察到自己在地狱里受苦,但没有实际的痛苦)。如果他们说 “我讨厌这样,帮帮我”,他们可以立即得到他们所爱的人、天使或作为向导的进化灵魂的帮助,并结束这种体验)。那些相信自己将与上帝合二为一的人立即体验到与上帝合二为一。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了他们相信在死后经历的事情。在灵魂世界里,无论他们想什么或希望什么都会立即实现(因为没有时间的幻觉)。慈爱的朋友、天使和进化的灵魂(作为指导灵魂)都在他们周围满怀深情地等待。他们从不孤独,如果他们呼救,会立即得到帮助。
3. 与光融合
当这些经历结束时,他们与光融合。在这一点上,他们所拥有的好的和坏的都暴露出来,并被吸收到光中。他们感到被接受,就像他们自己一样。恐惧、不安全感、羞耻、骄傲,一切都融化了,他们感到自己的灵魂中什么也没有留下。纯粹的爱从这个光的本质中闪现出来,他们被这种爱所覆盖的感觉所包围。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他们觉得自己被温暖地包围着,被深深地安慰着,被珍视着,被珍惜着,被真正地重视着,被真正地尊重着,被温柔地培育着,被从底层理解着,被完全地原谅着,被完整地拥抱着,被愉快地欢迎着,被充分地尊重着,被快乐地庆祝着,被绝对地保护着,被无条件地爱着。据说这是一种感觉,好像所有这些东西都合二为一。进入光中,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欲望,沉浸在幸福之中,甚至没有想到想知道其他的东西,融化在无与伦比的荣耀之美和无尽的宏伟之中,以及敏感。他们在那里得到了完全的治愈。随着这种光的结合,他们感到自己好像完全解体了,体验到自己是比自己大得多的东西,超越了身体、思想和灵魂。他们完全明白自己是一个无私的、神圣的存在。从那里,他们带着更新的自我意识向前迈进。
4.看到自己前世的全貌:
在这里,他们像翻书一样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各种事件,以离散和瞬间的方式。当他们仔细观察时,他们会体验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仅是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事情,还有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情,就像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每张图片代表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时刻,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他们了解到每个时刻所发生的 “完整画面”。他们意识到这些时刻中的每一个都被用来创造 “自我 “的经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此生的目的,他们就会进入灵魂的领域。如果他们觉得还没有完成自己的目的,他们就会回到物质世界,到达即将死亡的时刻。这种情况也被濒临死亡的体验者所证实。(这就是以自己的意志选择死亡的含义)。
5.计划新的(来世的)生活:
生命的目的是认识、选择、表达、体验,并成为真我的无保留的存在。在灵魂的领域里,他们学习并充分理解自己是一个神圣的存在。然而,他们明白,这种体验只能在物质世界中获得。因此,灵魂将通过出生回到物质世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重新创造自己并成长。
具体来说,回顾自己的前世,人们会选择下辈子的任务(目的)。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生活中深深地伤害了某人,通过回顾他们的生活,他们将了解对方受到了多大的伤害和痛苦。然后,在下辈子,他们将计划体验被别人伤害和痛苦。通过这种体验,他们将学会善待他人,表现出同情心,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情感中。这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演变的过程。有些人称这是因果报应,但下辈子不是基于因果关系而强加给人的。它是自己做出的决定,继续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善恶的世界。然而,我们无法理解它,因为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小世界看的,被我们的自我束缚。
6. 神圣的询问:
在完成了体验来世的准备工作后,他们将在大家面前以幸福快乐的状态回答高度进化的灵魂。”你知道你想要什么吗?你会以肉体存在的方式回来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将再次与光融合,完全溶于光中,并进入被称为 “出生 “的体验。
7. 出生:
灵魂出生在物质世界,抹去灵魂世界的记忆。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你提前知道你计划中的生活,你就不能真正体验你自己(真正的自我)。所有的遭遇和事件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按部就班的发生。在新生活中,你可以自由地思考、行动、表达情感和体验。这创造了一种因果关系,并导致了后果。以这种方式,生命展开了。它的真正目的是让真正的自我体验其神性和品尝情感。这只有通过出生在物质世界中才能实现。因此,灵魂的成长在继续。
8.摘要:
今生的出生是在灵魂世界中回顾过去的生活,计划来生要经历的事情,与相关的人(灵魂)协商后出生。因此,生命中发生的每一刻都是对自己最好、最完美的事情。然而,只要人对自我有意识,就不会注意到它。我们已经和将要遇到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改善我们的灵魂。这些联系可能变得更强或更弱,并可能持续很多代。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和配偶,有着深厚的联系,我们必须以无限的善意对待他们。此外,我们可能碰巧看到的可怜的孩子也在那里帮助我们表达爱。我们决不能忽视他们。我们当时的想法和行为会成为一种业力联系,会影响我们的下辈子。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我们必须积极地把它当作为我们的成长而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创造积极的业力。我们千万不要责怪别人,不要生气。这意味着创造负面的业力,把我们的生活引向一个坏的方向。如果我们忘记自我,带着爱和感恩的心生活,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就会出现。现象世界就是自作自爱的世界。
总而言之:
我从45年来的禅修中,学到的东西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过上幸福生活的秘诀是尽可能地控制我们的自我,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并无私地行动。死亡是创造下一个生命的一个经过点。它不是值得哀悼的事情,而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附录:
世界是根据自我的思想和行为而展开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控制自我的同时生活是可取的。事实上,当我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时,我发现一切都很顺利和自然。相反,当我被自我意识所困时,就出现了困难的情况。
这可能是禅宗禅修的直接效果。具体的例子如下:
1. 主要为他人着想,放下自我,烦恼就会消失,并产生感激之情。即使为他人着想而生气,也不会留下怒气。因此,没有压力,也不会产生坏的原因。
2. 当面临自己无法解决的巨大困难时,忘记自我,做出回应。换句话说,把它留给真正的自我(或神、佛、宇宙意识)。具体来说,祈祷:”我臣服于您,请用我作为您的工具,解决它、(I surrender to You,please use me as Your instrument and solve it)”
不要担心。担心意味着不相信。我已经通过这种方法获救多次。
3. 当集中精力,忘记自我时,原来的力量就会出现。例子如下:
– 有一次,我在一大群听众面前演讲了。开始的时候,我能够顺利地讲话,没有考虑到自己。可是然后,当我意识到大伙儿都在看我时,我就变得很自我,接下来的演讲就不顺利了。
– 在一次讲座上,我认识的一位来自费里斯女校的印度女教师被要求演讲,但她忙于准备。当她站在听众面前时,她开始说话,说:”上帝,我尽力了,但我没有准备好。请通过我说话”。然后,她惊讶地发现,她甚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能很好地说话。
– 一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曾经说过,当他站在击球区时,有时他能看到投手投出的球停下来。他说,那时候就成了全垒打。
– 某位赛车手在出比赛时,在挡风玻璃上看到前方有一条完美的线路。他跟着它走,并获得了第一名。
– 铅球运动员室伏说,当他投掷时,框架显得更宽,所以他可以勇敢地投掷。 所有这些都表明,一个人在沉浸其中、忘我工作时可以表现出巨大的力量。
4. 在扩大意识的训练中,有一个环节是读懂别人的心思。在与人交谈时,无法读懂他们的思想,我深吸一口气,变得安静,放空自己的思想,然后,思想从自己的头脑中浮现。这些想法实际上是对方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忘记自己,就能读懂对方的心思。换句话说,如果你对某人有不好的想法,他就会不自觉地感觉到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可以理解为以善意对待每个人,会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
5. 当你没有自我意识,纯粹地许愿,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每次生意上有了意外的利润,我就捐出一部分。后来,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回报。另外,在后来的日子里,当决定购买股票并将全部资本收益捐赠给支持单亲母亲、无家可归者和困难学生时,真的如愿以偿了。我试了几次,证实这不是一个巧合。相反,当贪婪出现时,我失败了。
– 在完成扩展意识培训的毕业生的校友SNS中,大家决定在固定的时间为生病的成员祈祷治病。当他们一起为一位骨折的成员的父母祈祷时,他们报告说,在正常时期的一半时间内就获得了痊愈。(这个网站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年轻女教师经营的,她是培训的校友)。
6. 生病时,不要悲观,要相信治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现象世界是一个由思想创造的地方,所以要积极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 一个叫M.Goodman的人被诊断为因事故造成的多处脊柱骨折,无法独立行走。出院后,他相信自己会痊愈,表现得好像自己已经痊愈,感觉自己已经痊愈,并且很高兴。结果,他完全痊愈了,现在他不再需要拐杖。这个真实的故事在朗达-拜恩的《秘密》(Rhonda Byrne’s The Secret)一书中有所介绍。
– 在过去,电视新闻中报道了癌症患者得到自愿者的支持。
– 过去,电视新闻中曾报道过癌症患者在志愿者的支持下攀登富士山。此后,发生了许多人被完全治愈的意外事件。
– 我在印度遇到的一个只剩三个月生命的绝症癌症患者,与他的家人一起从日本来接受沙迪亚-赛巴巴的祝福,因为他听说他的癌症会消失。他的家人相信SaiBaba会治愈他,在他们心中没有任何疑问。回家后,他在医院接受了彻底的检查,癌症已经消失了。(我作为现场翻译支持他们)。
通过这样的各种事件,我认识到,我们的想法可以体现在现实中。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责怪自己或觉得自己不幸运,因为我们是创造自己环境的人。通过对我们目前的情况感到感激,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幸福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事实。也许是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最近,有许多关于 “思想变成现实 “的书籍出版,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秘密》。此外,在互联网上,在 “吸引力法则 “的标题下有详细的解释和具体的例子,所以我建议阅读或观看它。
第2章 关于真实自我的假想问答集
问题:真实自我的发现是如何到来的呢?
回答:当禅修结束后看看庭院的花,或是早晨醒来水盆的水溅到脸上时,有时会在无心的状态下突然领悟到真我。若怀有“我是谁”的疑问,这种契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以下列举一些例子:
在修行僧打扫庭院时,一颗石头飞起打在旁边的竹子上,发出“当”的一声,这一瞬间,僧人感觉自己消失了,与这声响融为一体。
窪田慈雲老师在伦敦听到地铁“呜-”驶来的声音时,突然自我消失,只剩下了“呜-”的声音。
我的伯母在坐禅中突然被幸福感包围,意识消失,当她醒来后,才发现自己跪伏在老尼姑的膝前泣不成声。
我自己在坐禅中突然脱离了肉体的束缚,感到自己是某种更大的存在。
西方脑科学家Jill Bolte Taylor在书《My Stroke of Insight》中提到,她在脑出血导致主控自我的左脑失去功能时,由右脑接管,体验到自我消失,与一切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不仅限于坐禅,当我们渴望认识真我并在无心状态中忘却自我时,有时会感知到真我。
问题:为什么说这个世界如梦如幻?
回答:当我们在做梦时,一切都感到真实并具有实感,因此无法意识到这是一个梦境。只有从梦中醒来,才明白原来它没有实体。同样,我们感觉这个世界是真实且有实体的,但真相是像梦一样没有实体的。反之,也没有人能证明这个世界不是梦。死后的灵魂世界,轮回的世界,同样也是没有实体的幻境。
在退行催眠中,人们可以躺在沙发上,生动地体验过去的人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与悲伤,牧场、羊群,疼痛与寒冷都如同真实的体验。然而,当催眠结束时,才意识到这些都是幻境。
这些体验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幻象。
问题:既然这个世界如梦如幻,那么无视他人的痛苦是否可以?
回答:即使在这个梦幻的世界中,行为的结果也会真实地显现。对人温柔的话会被温柔对待。让别人受苦,自我也会受苦。毫无例外。只会正确出现与那个行为相应的结果,因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空”,不存在偏见,是一个纯粹因缘果报的世界。只要有缘分,便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虽然这是一个幻象的世界,但因我们有肉体和意识,仍然感到是现实的,所以不能过不认真的生活。
通过这些过程,体验喜悦和悲伤等当下的感情,让我们的意识(或灵魂)成长。
问题:为什么会说“我是你,你是我”?
回答:我们作为有自我意识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为了体验自我的本质而区分“自己”和“他人”。因此,我们将自己视为个体,我是我,你是你,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是体验自我的必要条件。
然而,当我们执着于自我,忘记自己的本质,行为变得自私,就会因果带来考验。虽然意识到自我,但感恩和利他的生活才是理想的。
当通过坐禅或冥想获得觉悟体验时,自我意识消失,自他不分,体验到万物皆为一体。此时,“我是你,你是我,一切都是我”,这就是真实的自我。
问题:你说,现象世界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经历战争和灾难也是完美的吗?
回答:这个世界,即现象世界,是为灵魂体验爱而创造的世界,爱是自我的本质。 要在这个世界上深刻体验爱,只有同时体验所有与爱相反的感情,才能深刻体验爱。爱被爱包围着,就不能体验爱。 通过体验不安全感、残酷、仇恨、恐惧、饥饿等,我们才能在体验中更深刻地认识爱。
贫穷、灾难和战争就是为此而创造的环境。 通过这些痛苦的考验,人们可以体验性地认识自我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现象世界中遇到的考验?
回答:现象世界的事件是作为死后世界的计划和今生的想法。
行为和言语的结果(因果)发生的。这是自我(或自己的意识)体验性地学习自己的本质,成长的过程。
我此刻所经历的磨难是无法改变的,即使它再严重、再痛苦。这是因为它们是因缘造成的。 无论你哭泣、尖叫还是欢笑,它都不会改变。 然而,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如何看待和感受这些考验。 如果我们将磨难视为学习的机会,怀着感恩的心为他人谋福利,磨难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相反,如果我们消极地看待这些考验,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怒,进而导致更多的考验。
因此,当你遇到考验时,最好直面它们,抑制自我,对周围的情况做出最佳反应。 考验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体验到爱。
包括考验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发生的。 同样重要的是,要对周围的人心怀感谢,将他们视为自己成长的合作者,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过上幸福的生活。
问题:如果人类的本质是爱,为什么有人会自私地攻击他人呢?
回答:现象世界是按照来世的计划诞生的。 在这里,按照计划,为了灵魂的成长,一切都会发生,包括考验。 无论世界是绿色的还是战乱的,是慈悲的还是不慈悲的,一切都按照这个目的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是无法改变的。这是因为它们是根据来世(灵魂世界)的计划和今生的因缘而发生的。可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是通过自由意志作出反应的。 自由意志产生因果。
因此,如果我们压抑自我做出反应,我们就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踏上体验和学习之旅。但是,我们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本质,被自我左右,自私地行动,攻击他人的情况。那些受到攻击的人,通过那个考验,获得了学习真爱并成长的机会。另外,自私的加害者回到死后的世界,回顾自己的一生时 ,了解自己给他人带来的痛苦, 转世。给人带来的痛苦越大,越会重复轮回带来的考验。 这样,充分体验双方的感情,一直持续到实线(学会)爱情。一切都是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按照选择的结果,继续成长的旅程。
问题:怎样才能活得不那么自我?
回答:就是要不自私,对自我严格要求,对他人宽容,并怀着感恩的心为他人服务。 一句简单的口号:“Love All, Serve All. ”
即使遭遇不幸,只要反思其原因,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积极接受,就会获得幸福。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在现象世界中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是由你的想法、行为和言语造成的,无论好坏,都是你引起的。你未来的幸福或不幸福也取决于你自己。 当你遇到考验时,是压抑自我,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还是变得自私,批评和攻击他人,都取决于你自己。 在任何情况下,因果都是无差别出现的。 如果你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善待你。 反之,如果你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对你苛刻。
问题: 据说死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但如果配偶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世的,留下了妻子和孩子,那他就是完全不负责任。
回答: 通过阅读那些研究濒死体验和回归催眠术的人的书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你的一生中,你将面临的死亡不是一次,而是数次。 死亡发生的时间很短,你可能意识不到。 然而,你会在来世回顾自己的一生,决定是继续死亡还是回归人生。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情,你就会回到你面对死亡的躯体。这时,在周围人的眼中,你会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意识。 如果回顾自己的一生,你也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所有事情,那么你的意识就不会回到肉体,而是会进入来世(没有肉体意识的世界,灵魂的世界)。这个决定不是从被困在肉体意识中的精神状态出发,而是从远离肉体意识的自由和宽宏大量的立场出发的。
抛妻弃子的灵魂是站在一个不受小我束缚的更高的立场上,即站在真我、宇宙意识或上帝的立场上做出的判断。
这对于我们这些意识被困在身体里的人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我的父亲应征入伍,在满洲里病死了。 我曾多次问自己,父亲是否有意将母亲和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留在混乱的满洲里。现在回想起来,我意识到这也是父亲灵魂的计划,同时也是我灵魂的计划。
对我来说,我深信,通过克服父亲不在身边所造成的考验,我得以享受现在的优越生活,并认识了真正的自我。
问题:据说,我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虚幻世界。 那么,我眼前的你是否也是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幻象呢?
回答:没错。 我是按照你的生活计划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只有你的意识创造了你的世界。 我相信这就是佛陀宣称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世界里,你也不存在。对我来说,你们是为了我的成长而出现的幻象。
问题:请解释一下 “我 ”的意识状态。
回答:意识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当我用语言表达它时,它就会被概念化,无法正确解释。
在本文中,我知道这一点,为了方便起见,我把意识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1) 没有自我和他人之分的状态,没有对他人的意识,甚至没有对自我的意识。 (虚无世界)。
(2) 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但没有身体意识,因此意识没有被困在身体里。 (来世,灵魂的世界)。
(3) 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还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被困在身体中,意识到自我。 (今生的世界,现象世界)。
问题:我听说物理学家也发表了关于现象世界这一事实的类似观点。 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概况。
回答: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就像梦境一样。 在那里,只有我们的意识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物理学家在研究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事实。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又由亚原子粒子构成。亚原子粒子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 通常情况下,它们表现出波的特性,无法被看到。 但是,当你试图观察它们时,它们就会表现出粒子特性,并可以被观察到。
简而言之,物质可以被理解为是因被观察而出现的。这种观点被物理学家称为哥本哈根解释。 从这个观察问题出发,又产生了一种多世界解释。 根据这种解释,所有的可能性都被认为存在于当下。 我们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
构成物质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和它周围的电子之间的距离(电子的可能位置)大约是原子核直径的 100 000 倍。 两者之间是空的空间。总之,众所周知,现象世界中的物质在物理上几乎是空的。
量子力学还表明,不存在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瞬时、瞬间和离散。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只有此刻和此地存在。